只要发现有希望,他未必不会孤注一掷

未知 0 条评论 2022-04-21

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会与“机遇”擦肩而过,不是因为我们目光短浅,而是因为我们“穷”:很难挣到钱来满足家人的日常需求,也不能指望别的
只要发现有希望,他未必不会孤注一掷

大多数人的选择本来就是有限的。假如人只喜欢站在自己或者道德的角度去俯视一切的事物,那末也就不可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地对待事物,容易用错误的言行践踏他人的言行。如果喜欢这样做,却又不反省自己的言行,就不可避免地要犯自以为是的错误。事不关己,当然满嘴跑火车也没关系,因为又不用负什么责任。一旦人用自己的立场、性格、成长经历、受教育程度、思维代入到当事人的情况之中,人往往只会做自己的选择倾向,而不是做当事人的选择倾向。毕竟他们同主人公不可能完全相同,也做不了当事人。所以,‘何不食肉糜’的出现也就正常了。

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是完全相同的,但人往往注意到一些相同的事物就把自己作为当事人代入情景中。这容易理解的,因为人非常容易接收各种刺激的信息,并且代入到角色中。但是,人们代入当事人的角色的时候,人们不是在做当事人,而是在做想象中的自己。只不过是借助当事人的身份或以此为挡箭牌,表达自己的想法,施行自己的行为。人以自己拥有的现实优势挤压别人的现实劣势,这可不聪明。所以,专家会说‘空闲房出租,私家车拉客’的不切实际的话。人人都有房有车呢?有房吗,在贷款分期,还是已经全无还贷压力了呢,多大呢?房的位置在哪里,乡下还是城里,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是经济落后的城市?有车吗,付清了还是尚在还贷呢?记得有个段子这样说:“有专家说,吃泡面不健康。我都沦落到吃泡面了,还在乎健康。”这可把现实真实地摆出来了。

难道是人们就甘愿做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吗?很多时候,并不是人们目光短浅,而是物质决定意识。假如有坚实的现实条件和更多的选择,没有人愿意目光短浅和短视。人们更多时候的目光短浅是一种无奈之举。在社会相对安定平稳的时候,在相对固定的条件和机会寥寥的情况下,人们只能做出满足当下的生存需求的行为。一旦机会出现,只要他发现有希望,他未必不会孤注一掷(往往也是或悲剧或喜剧的开始)。

那末,我们就只能一直被现实逼着不得不目光短浅吗?不,我们还是有机会的,但是要求我们更有毅力,更善学习,更能实践。当还没有机会的时候,只能先做实力积累和储备蓄势(也可能是给下代做些所能提供的储备和积蓄),因为人生崭露头角的机会并不多(一生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,也不是没有可能)。

风水轮流转,人不可能永远站在霉运里的。人有学习和提升的愿望和能力呀,只要内在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,那末,外在也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
>>>>完整章节全文在线阅读 <<<<

下一篇
正能量激励人的座右铭小学生:苦到极处回甘,冰到极处回温
上一篇
攀一座山,爱一个人,去往你想去的远方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